項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期發展起來的重大新管理技術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國。有代表性的項目管理技術比如關鍵性途徑方法(CPM)和項目評估和反思(PERT)技術,它們是兩種分別獨立發展起來的技術。
1、歷史事件
項目管理通常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產物,在40、50年代主要應用于國防和軍工項目。近代項目管理學科起源于50年代,項目管理專家把項目管理劃分為兩個階段:
80年代之前為傳統的項目管理階段,80年代之后為現代項目管理階段。
◆ 1917年,亨利甘特發明了著名的甘特圖,使項目經理按日歷制作任務圖表,用于日常工作安排.
◆ 1957年,杜邦公司將關鍵路徑法(CPM)應用與設備維修,使維修停工時間由125小時銳減為7小時。
◆ 1958年,在北極星導彈設計中,應用計劃評審技術(PERT),將項目任務之間的關系模型化,將設計完成時間縮短了2年。
◆ 60年代著名的阿波羅登月計劃,采用了網絡計劃技術使此耗資300億美圓、2萬家企業參加、40萬人參與、700萬個零部件的項目順利完成。
90年代,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和高新技術的高速發展,項目管理的也由造業經濟下的產物變為了可以適應多變的信息時代的新型項目管理體系。
今日,項目管理已經成為一門學科,項目管理的理論來自于管理項目的工作實踐。組織的決策者開始認識到項目管理知識、工具和技術可以為他們提供幫助,以減少項目的盲目性。所以,就讓我們趕快了解一下現在的項目管理。
2、項目管理的應用
國際上任何創新和改革都是項目活動。由于這些任務具有一次性和獨特性的共同特征,人們日益認識到采用常規的管理是難以應付的,必須組成專門的項目班子,采用項目管理方法。因此,在企事業單位和政府管理機構中也同樣出現了對項目管理的強烈要求。
世界銀行把每一筆貸款作為一個項目來管理;在美國,DEO(能源部)、DOT(交通部)等政府部門,在項目建設時不但自己使用項目管理軟件,并規定參與方也得用項目管理軟件對項目進行管理;摩托羅拉是世界著名的通信設備和服務供應商,在20世紀90年代就啟動了一個旨在改善其項目管理能力的計劃;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ABB工程公司,在90多個國家運營,要求公司的大部分工作實行良好的項目管理;英國、德國、加拿大、法國等國家的政府機構,其投資的項目都要求使用項目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和創新。
◆ 自1983年以來,美國政府投資的所有項目,不論軍用還是民用,都要求用項目管理軟件進行管理。其效果十分明顯,為國家節省了大量的財富及資源。在國外,項目管理軟件已擁有一個非常成熟的市場。
◆ 業界排名第一的primavera公司業績:
◆ 所應用管理的項目總值超過4萬億美元
◆ 第25位PC軟件公司 (2001軟件排行榜前100位)
◆ 全球85個國家均有授權經銷商
◆ 超過35萬用戶
◆ 典型用戶:Boeing,Chevron, Exxon Mobil, Federal Express, Ford-Jaguar, General Motors,Honeywell IAC,Intel,Lucent Technologies, Motorola, Ontario Hydro, Raytheon, Glaxo SmithKline,Westin Hotels &. Resorts。
◆ 大客戶:香港機場,倫敦地鐵,舊金山機場,國內三峽工程。
如今,項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已在很多地方得到了應用。